湿塘的做法

湿塘的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设计计算

设计步骤:湿塘一般由进水口、前置塘、主塘、溢流出水口、护坡及驳岸、维护通道等构成。设计时需要根据城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设计流量,并考虑集水区综合流量径流系数。

设计流量:根据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式3-1),在给定重现期及降雨历时情况下计算设计流量。设计流量包括一般降雨事件径流量Q1和极端降雨事件径流量Q2。

前置塘设计:前置塘为湿塘的预处理设施,起沉淀径流中大颗粒污染物的作用。设计内容包括进水口、沉泥区容积、边坡及驳岸。进水口应设置在常水位以上,并设置碎石、消能坎等消能设施,防止水流冲刷和侵蚀。

选址与布局

湿塘、雨水湿地的选址宜结合绿地、开放空间等场地条件因地制宜布局,应与周边汇水及雨水系统做好衔接,考虑超标雨水的排放安全,并应与周边景观、生态统一融合。

施工前准备

开工前应熟悉和审查湿塘、雨水湿地工程施工图,掌握设计意图与要求,实行自审、会审(交底)和签证制度。发现施工图有疑问、差错时,应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如需变更设计,应按照相应程序报审,经相关单位签证认定后实施。

防渗施工

防渗施工应符合下列一般规定:防渗材料性能、规格、质量应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防渗材料应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进行检验;应对水体底部基础进行处理,清除建筑垃圾及尖锐物,处理后的基础表面应平整光滑,没有突然的高度变化、裂缝、空鼓等情况;土层密实度宜大于80%。

流量确定与沉泥区容积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