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餐饮风险等级
鉴定餐饮风险大小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现场检查评分方法
由监督检查人员对餐饮服务提供者进行现场检查,根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等级评分表》填写检查结果,并计算分值以确定风险等级。
风险得分在0—20分(含)为A级风险;21—30分(含)为B级风险;31—45分(含)为C级风险;46分以上为D级风险。
风险矩阵法
通过构建风险矩阵,对餐饮企业的食品供应链、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确定风险因素的重要性、发生频率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对每个风险因素进行等级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风险清单法
列出餐饮企业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对每个风险因素进行等级评估,以便优先关注那些风险较高的因素。
火灾风险评估
评估餐饮场所的火灾风险及相关安全措施,包括燃气使用、明火烹饪、烟雾排风系统、灭火设施等方面的风险。
跑冒滴漏风险评估
评估餐饮场所可能存在的跑冒滴漏风险,包括燃气泄漏、漏电、水管漏水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设施破坏的风险。
人员安全风险评估
评估餐饮场所的员工和顾客的安全风险,包括滑倒、摔跤、器具伤害、攻击等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的风险。
经营过程管控及管理制度评估
考虑经营规模、经营项目、经营类别等静态风险因素,以及日常监督检查结果等动态风险因素,确定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风险等级。
数据分析
通过销售数据、顾客反馈、食材检测报告等数据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专家咨询
邀请行业专家或风险管理顾问,为企业提供风险识别的专业意见。
实地观察法
通过对餐饮店内部和外部环境的观察,获取有关经营管理、服务质量、顾客行为等方面的信息,从而评估潜在风险。
结合以上方法,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全面评估自身的风险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