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文献英汉翻译中的原文缩略语处理
专利文献英汉翻译中的原文缩略语处理
摘要:随着我国专利事业的蓬勃发展,专利文献的数量不断增加,其中涉及大量的缩略语。如何准确、有效地处理专利文献中的原文缩略语,成为翻译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专利文献缩略语的特点入手,分析了专利文献中原文缩略语的处理方法,以期为翻译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引言
专利文献是专利制度的产物,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在专利文献中,缩略语的使用十分普遍,这不仅有助于节省篇幅,提高阅读效率,还便于专业术语的规范化。然而,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专利文献中的缩略语往往难以理解。因此,在专利文献的英汉翻译过程中,准确、有效地处理原文缩略语至关重要。
二、专利文献缩略语的特点
专业性强:专利文献涉及众多领域,如机械、电子、化工、生物等,因此缩略语的专业性较强。
涉及面广:专利文献中的缩略语不仅包括专业术语,还包括计量单位、材料名称、工艺方法等。
稳定性高:专利文献中的缩略语一旦确定,便具有稳定性,不会轻易更改。
语境依赖性强:专利文献中的缩略语往往具有特定的语境,需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
三、专利文献中原文缩略语的处理方法
- 直接翻译法
对于一些常见的、具有广泛认知的缩略语,可以直接进行翻译。例如,"PCB"(印刷电路板)可以直接翻译为“印刷电路板”。
- 全称法
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不易理解的缩略语,可以采用全称法进行翻译。例如,"CPU"(中央处理器)可以翻译为“中央处理器”。
- 解释法
对于一些特殊含义的缩略语,可以采用解释法进行翻译。例如,"3D"(三维)可以翻译为“三维的”。
- 语境分析法
对于一些语境依赖性强的缩略语,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找出其真实含义。例如,"IP"(知识产权)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有不同的含义,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 注释法
对于一些难以直接翻译的缩略语,可以采用注释法进行说明。例如,在翻译过程中,可以添加脚注或尾注,对缩略语进行解释。
- 省略法
对于一些非关键性的、不影响理解的缩略语,可以采用省略法进行翻译。例如,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将一些常见的缩略语省略,如“mm”(毫米)。
四、结论
专利文献英汉翻译中的原文缩略语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翻译工作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翻译经验。本文从专利文献缩略语的特点入手,分析了专利文献中原文缩略语的处理方法,旨在为翻译工作者提供参考。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翻译工作者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处理方法,确保翻译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晓辉. 专利文献翻译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44(3):48-55.
[2] 刘晓燕. 专利文献翻译中的缩略语处理[J]. 翻译研究,2015,12(2):56-60.
[3] 李晓红. 专利文献翻译中的缩略语处理策略[J]. 外语研究,2017,39(1):78-82.
猜你喜欢:医药专利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