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景观设计手法介绍
灵隐寺的景观设计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前导行进路线设计
灵隐寺设计了较长的前导行进路线,通过古迹与古树成组设立,形成多处小景,以激发寻幽探胜的兴致,使人逐渐远离城市喧嚣。这种设计手法类似于天坛的主轴线设计,通过一条贯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桥)来组织空间,其中丹陛桥中间是神道,左边是御道,右边是王道,分别供皇帝、王公大臣和神祇使用,体现了中国传统场地路径的设计理念。
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结合
灵隐景区结合杭州当地的历史背景、自然环境等要素,对传统山地园林的造园手法进行了分析。通过合理规划,保留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将佛教文化融入传统园林中,发展成为一个集观光旅游与宗教朝拜的文化旅游景区。
植物配置手法
寺庙园林的植物配置以自然式均衡配置为主,主要殿堂的庭院多栽植姿态挺拔、虬枝古干、叶茂荫浓的树种,如松、柏、七叶树、香樟、银杏等,以烘托宗教的肃穆幽玄,丰富建筑物的立面效果。植物配置应注重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有时运用植物的形态色彩及明暗度产生的强烈对比来突出景观主题。统一与变化原理是指植物的体形、体量、色彩等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与一致性,凡是同一树种成片栽植最易形成统一的气氛。在统一的植物群落中间配以不同的植物,能产生高低不一、错落有致的植物景观,使统一的主调中具有丰富变化的多样性。丛植和孤植是常见的植物配置手法,丛植强调整体美,孤植树可以独立成景,表现树木的形体美。
这些设计手法共同构成了灵隐寺独特的景观特色,使其成为一个既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又充满自然之美的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