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国二卷作文解读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二的作文题目是: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题目给出了六句名言,要求考生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这六句名言分别是: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4.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5.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6.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写作思路

选择名句:

首先,考生需要从六句名言中选择两三句,确定一个中心立意。选择的名句之间应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关联,可以是主题上的相似,也可以是思想上的互补。

理解名句:

在确定名句后,考生需要深入理解每句名言的含义,包括其字面意义和背后的哲理。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的是自强不息的精神;“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则表达了思乡之情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合理引用:

在作文中,考生需要合理引用所选名句,既要注意引用的准确性,也要注意引用的方式,如正引、反用等,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文采。

结合现实:

作文应结合考生的个人经历和思考,将名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体现出时代感和现实意义。例如,可以讨论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坚持自强不息的精神,或者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创新立意:

鼓励考生在理解名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思考,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例如,可以从名句中提炼出关于个人成长、社会责任、家国情怀等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论述。

示例立意

自强不息与担当:

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为基础,论述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个人应该如何保持自强不息的精神,勇于担当,敢作敢当。

自信与内在美:

以“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为基础,探讨自信与内在美的重要性,表达对外在虚浮和华丽的不屑,以及对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的珍视。

开放与包容:

以“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为基础,讨论开放与包容的重要性,强调在全球化背景下,个人和国家应该如何广泛吸纳意见,积极面对未来,成为时代的引领者。

总结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二的作文题目要求考生在理解名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思考和合理引用,体现出时代感和现实意义。考生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名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写出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