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产业发展历程
深圳的产业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特区建立与初期产业布局(1979年-1990年)
1979年,中央政府决定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区设立初期,深圳将轻工业作为主导产业,特别是玩具和电子产业,同时开始注重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力提升。
对外开放与吸引外资(1990年-2000年)
从1985年起,深圳开始改革开放,大力招商引资,吸引了大量外资,包括港澳台等地的资本。深圳特区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营商环境改善措施,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企业入驻,推动了城市产业的快速发展。
科技创新驱动(2000年-2010年)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深圳逐渐由单一的制造业城市向高科技产业城市转型。深圳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鼓励和支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如LED照明、新能源汽车等,继而推动深圳成为中国创新创业的核心地区之一,形成了全球最重要的硬件和电子产品生产基地之一。
高新技术产业大发展(2010年-至今)
2010年,深圳高技术产业产值首次超过1000亿元,201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900亿元,占GDP比重4.13%,超过欧美发达国家水平。深圳明确提出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万亿级和千亿级产业集群。
制造业向高端转型升级(2010年-至今)
随着国内外竞争的加剧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深圳制造业不得不转型升级,向高端产业迈进。深圳在生物医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领域加大投入,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
未来发展趋势
深圳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高新技术产业将继续蓬勃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创新引擎。同时,深圳将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链根植性和竞争力,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