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租赁会计准则文献综述
新租赁会计准则文献综述
新租赁会计准则自发布以来,对国内外企业产生了广泛影响。以下是对新租赁会计准则文献的综述,包括其发展历程、影响分析以及未来趋势的探讨:
发展历程
美国租赁会计准则发展:美国会计界自1949年起便开始研究租赁问题,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1949年发布《会计研究公报第38号》(ARB38),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在1966年颁布了第七号意见书,对出租人的会计处理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1999年1月1日,国际租赁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2009年FASB和IASB联合颁布了租赁会计准则的初稿《租赁:初步意见》。
国际租赁会计准则:国际租赁会计准则在1982年批准,并在1999年进行了修订,以改善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
影响分析
对承租方企业的影响:新租赁准则允许承租人在某些情况下选择不对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进行会计处理,即不需要在租赁期开始日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
对出租方企业的影响:新准则对出租人的会计处理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并改善了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
对特定行业的影响:新租赁准则对航空业、保险公司、零售企业等特定行业产生了影响,并促使企业调整其财务管理和报告策略。
未来趋势
租赁行业的持续发展:随着租赁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租赁会计准则的研究也在持续进行,以适应新的业务模式和市场需求。
准则的进一步完善:租赁会计准则可能会继续更新和完善,以提供更清晰的指导,并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透明度。
结论
新租赁会计准则的实施对承租方和出租方企业的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产生了显著影响。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准则的动态,并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财务策略,以符合新的会计要求。同时,租赁行业和相关监管机构也应继续关注准则的实施效果,并在必要时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