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的风俗和餐饮
处暑的风俗和餐饮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出游迎秋
处暑时节,天气逐渐转凉,人们会选择这个时候出游,欣赏秋天的美景,迎接秋天的到来。
祭祀土地
在古代,处暑时节是农民们丰收的时候,他们会举行祭祀土地的活动,感谢土地带来的丰收。
放鹰驱鸟
处暑时节,老鹰开始捕食鸟类,人们会放鹰驱鸟,以保护农作物。
饮食特点
吃银耳:银耳具有滋养身体的作用,处暑时节,人们会用银耳和西红柿煮汤喝,或者用银耳和黑木耳蘸酱油吃。
吃山药:山药有着静心安神、补充元气、强健筋骨、增加血管弹性等多种作用。处暑的时候,人们喜欢把山药捣碎后和糯米粉做成汤圆吃,也有的地区把山药做成了拔丝山药,还有的地区喜欢用山药蘸桂花酱吃。
吃莲子:莲子具有安眠助睡、去心火、美白皮肤的作用。人们在处暑的时候喜欢用莲子、银耳熬制成莲子羹,莲子羹嫩滑甘甜,大人小孩都爱喝。
吃花生:花生营养丰富,主要有维生素、蛋白质、核黄素、钙、磷等等。而且花生有着健脾开胃、滋阴补气、润肺化痰、滑肠润燥的作用,非常适合在处暑的时候吃。
吃龙眼:在福州一带,人们习惯在处暑吃龙眼,不过他们的吃法有些独特,是用龙眼泡稀饭吃的,龙眼是偏温性的水果,有着益脾补心、滋补养气的作用。
喝酸梅汤:在浙江温州,有着“喝碗酸梅汤,处暑火气都走光”的俗语,这是上世纪中期的开始流行的习俗,那时候街上还有专门卖酸梅汤的小茶摊,酸梅汤喝起来酸酸甜甜的,有开胃健脾的作用。
吃鸭子:在北京地区和江苏地区最为流行,老鸭味甘性凉,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
凉茶:自唐代以来处暑煎药茶的习俗已盛行。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会去药店配制药方,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有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好处。
这些风俗和饮食习惯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秋季的期待和对丰收的庆祝,也反映了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