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测绘工作内容
应急测绘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应急测绘保障的核心任务
为国家应对突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地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公共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等测绘成果。
根据需要开展遥感监测、导航定位、地图制作等技术服务。
应急测绘的应用
数据保障:灾害发生后,利用无人机等应急装备采集灾区影像和视频信息,制作灾后DOM、DEM、专题地图、倾斜三维模型等数据,为抢险救灾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技术应用:通过机载激光点云及影像的采集和获取,进行三维重建,提供高质量、直观的空间信息支持,实现实时、定量和客观的动态检测。
应急测绘保障服务工作方案
背景和目的: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通过测绘技术和工具,提供快速、准确的地理信息支持,为应急救援和灾害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工作流程和组织架构:
应急响应阶段:接到应急事件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测绘服务工作,组织人员进行快速勘察和信息收集,确定测绘任务和优先级。
数据采集阶段:通过现场调查、遥感影像分析、GPS测量等手段,采集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地形、道路、建筑物等。
数据处理和分析阶段: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整理和分析,生成地理信息产品,如地图、三维模型等。
数据发布和共享阶段:将生成的地理信息产品及时发布和共享给应急救援指挥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
应急测绘保障体系建设
优化应急测绘保障工作流程:完善应急测绘保障预案,细化工作流程,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任务,确保反应迅速、措施有力。
数据储备:结合辖区测绘单位,超前部署、提前研判,收集整理重点区域的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和各类专题信息,更新完善应急测绘数据储备。
提升实战能力:制定计划和演练方案,组织开展应急测绘保障演练,熟练掌握应急测绘装备使用,增强应急测绘保障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平急结合:推进应急测绘“平急结合”,确保在平时能够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先进技术的应用
无人机:利用无人机进行应急测绘,具有灵活机动、续航持久、分辨率高、覆盖面广的特点,能够快速收集灾害点的地理信息数据,为救援指挥提供决策支持。
卫星遥感:紧急协调提取高分二号、高分一号影像,为应急部门提供最新影像资料。
应急测绘保障的法律法规支持
《测绘法》:充分履行《测绘法》赋予的应急测绘保障工作职责,提前谋划,统一部署,打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测绘应急救援队。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应急测绘工作是一个系统性、技术性很强的任务,需要多部门协作、高新技术支撑,以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迅速、准确地提供地理信息支持,保障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