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行业考核
测绘单位考核通常涉及多个方面,包括 绩效考核、质量管理体系考核以及考核结果的公示与申诉等。以下是具体的考核内容:
绩效考核
考核目的:推进测绘技术现代化,提高测绘服务能力和水平。
考核指标:
定量指标:包括测绘项目的规模、收入、效益、质量等客观数字指标,如考核成本指标。
定性指标:包括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综合素质,如文化程度、专业技能、工作经验等。
考核流程:
形成考核分数: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各项指标得分,先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再分别按照评分标准计算得分,最后按照权重加权平均计算总分数。
绩效评定:根据考核总分数,对员工进行绩效评定,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合格分数线为70分,良好分数线为80分,优秀分数线为90分。
绩效奖励:针对绩效优秀者,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方式由单位内部规定。
实施方式:考核周期为一年,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考核评估。考核结果应公示,员工可自行查询个人考核结果。若有异议可提出申诉,单位应及时处理。
质量管理体系考核
考核项目与内容:
机构与人员:有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有专职的技术管理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甲级单位不少于5人,乙级单位不少于2人。
体系的完备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明确了各级人员岗位职责,涵盖了测绘资质证书核定的全部业务范围,明确了测绘技术设计、生产管理的要求,制定了质量奖惩制度等。
体系的符合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符合测绘法等国家法律及本行业法规性文件,与测绘单位的规模、人员素质、业务范围等相适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体系的有效性:领导重视质量管理工作,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深入人心,全员质量意识强,技术、质量管理的职能得到有效落实。
考核结果的公示与申诉
考核结果公示:考核周期结束后,考核结果应公示,员工可自行查询个人考核结果。
申诉处理:若有异议,员工可提出申诉,单位应及时处理。
这些考核内容和方式旨在确保测绘单位的服务质量和项目管理水平,通过科学的方法激励员工提升个人素质和工作效率,同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考核确保测绘成果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