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岛测绘工程简介

国家海岛测绘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国家级项目,旨在系统解决海岛礁测绘的重大技术难题,全面提升我国在海岛礁测绘领域的技术水平。以下是该工程的一些关键方面:

项目背景与目标

鉴于我国周边严峻的海岛礁形势,2007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设立了927专项,首次启动并全面实施国家海岛礁测绘专项工程。

该工程的目标是系统解决海岛礁测绘的重大技术难题,填补理论、技术和成果上的空白,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技术突破与创新

远海岛礁基准建立与维持:突破了远海岛礁基准建立与维持、超长距离GNSS快速精密定位、海域大地水准面精化与无缝垂直基准等关键技术,首次在我国千米海域建立了具有体系完整的海岛礁测绘基准。

海岛礁精细识别和精确定位:发展了海岛礁精细识别和精确定位技术方法,建立了海岛礁航空航天遥感识别定位技术指标体系,精确获取了我国1万多个海岛礁的精确位置、形状、面积等信息。

无(少)控制海岛礁地形测绘:系统解决了无(少)控制海岛礁地形测绘、海岛周边浅水测深、礁盘免验潮水下地形测量等系列技术难题,率先在国际上发展了海岛礁陆海无缝测图理论和技术方法。

海岛岸线遥感测绘:首次提出了基于立体测图与精密潮汐模型的海岛岸线遥感测绘方法,实现了海岛礁陆海一体化地图要素整合与地图表达,编制了全海域海岛礁分布挂图和地图册,建成了面向科学研究、政府决策、军事应用、海洋维权、海上作战等多方应用需求的海岛礁基础地理信息业务化服务系统。

一期工程的进展

《测绘地理信息蓝皮书》透露,海岛(礁)测绘一期工程目前已基本完成,完成了由770个大地控制点组成的国家海岛(礁)大地控制网,以及190万平方千米覆盖近海海域的航天影像获取和6.01万平方千米重点近海海域航空影像获取。

一期工程完成了6400个海岛的识别与精确定位、1841幅1∶2000海岛测图、2900幅1∶5000海岛测图、188幅1∶10000海岛测图,主要涉及距离海岸线100公里以内的海岛测绘。

二期工程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