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符号分为哪几类

测绘符号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按制图对象的几何特征分类

点状符号:代表具有几何意义的点,如独立树、水井等。

线状符号:代表具有几何意义的线或条带,如河流、海岸线、防护堤等。

面状符号:代表具有几何意义的面,如农田、森林、土地利用类型等。

按符号与地图比例尺的关系分类

依比例尺符号:符号的大小和形状与地图比例尺保持准确对应关系,如城墙、公路、双面堤等。

半依比例尺符号:只能依比例尺保持物体平面轮廓的长度,而不能保持其宽度,如气象站、独立房屋、三角点等。

不依比例尺符号:按地图比例尺缩小后不能保持物体平面轮廓形状,只具有方位意义的记号性符号,如散热塔、碑、变电所等。

按制图对象的地理尺度分类

定性符号:主要反映对象的名义(定名量表)尺度的符号,即性质上的区别。

定量符号:反映对象的数量指标或实际分布的符号。

等级符号:表示不同等级或级别的符号,如行政区划、地貌等级等。

按符号的形状特征分类

几何符号: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如点、线、面等。

透视符号:模拟人眼对远近物体的视觉感受,强调深度和距离感。

象形符号:用图形或图像来表示某一地理事物的形状或特征。

艺术符号:具有艺术性和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于增强地图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

这些分类方式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一个测绘符号可以同时属于多个分类。例如,一个点状符号可以是依比例尺符号,也可以是几何符号。这些分类有助于更清晰地理解和应用地图符号,以准确表达各种地理现象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