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测绘内容有哪些
地图测绘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通过等级三角、小三角或相应级别的导线测量方法建立平面控制网,用于精密测定地面点的平面直角坐标。
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高程控制网,利用平面控制点测定相应等级和等外水准高程,作为高程的基本控制。
碎部测量
大平板仪测图和 经纬仪配合小平板测图:这些方法属于模拟测图,技术方法已被逐渐淘汰。
全站仪数字化测图:通过全站仪配合便携计算机或电子手簿,野外采集数据,并利用专业测图软件编辑成图。这种方法要求碎部点必须与测站点通视,GPS RTK定位技术可以弥补测站点控制范围的局限性。
地物测绘
居民地测绘:包括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主要附属设施的精确测绘,房屋轮廓以墙基外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层数。
道路测绘:包括铁路、公路的测绘,标尺应立于路堑测绘,公路一律按实际位置测。
管线测绘:包括架空管线和渠道的测绘,参照公路的测法。
地貌测绘
特征点测绘:包括地貌棱线交点等地貌特征点,决定地物形状的地物轮。
地貌的测绘方法:根据地面倾角大小确定地形类别,并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地图制图
地形图的比例尺:根据精度要求和区域范围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如1:500、1:1000、1:2023等。
图根导线测量:技术要求包括测图比例尺的分母、测图最大视距、测站数等,隐蔽或施测困难地区导线相对闭合差可放宽,但不应大于1/1000。
地形图的表示方法:包括地物、地貌的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如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
其他相关要素
测量控制点的测绘:作为测绘地形图和工程测量施工放样的主要根据,在图上应精确体现各等级天文点、三角点、GPS点、小三角点、导线点、图根点、水准点等。
地物测绘的取舍原则:根据比例尺和图示要求综合取舍,测定地物形状的特征点(拐点)。
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地图测绘的完整流程,确保地形图能够准确、详细地反映地表的起伏形态、地理位置、形状及其相关的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