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块测绘数据
地块测绘数据中的实际界址是指 在特定坐标系中,用于确定地块(宗地)地理位置的数学表达。这些坐标点是通过测量得到的,具有法律效力,用于保护土地权属,并为土地面积量算提供基础数据。
根据《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界址点坐标的精度要求如下:
高精度地区
地价高的地区、城镇街坊外围的界址点,其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为±5.0cm,相邻界址点之间的允许误差为±10.0cm,中误差允许误差为±10.0cm。
中等精度地区
地价较高的地区,城镇街坊内部的隐蔽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的界点,其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为±7.5cm,相邻界址点之间的允许误差为±15.0cm,中误差允许误差为±15.0cm。
一般精度地区
地价一般的地区,其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为±10.0cm,相邻界址点之间的允许误差为±20.0cm,中误差允许误差为±20.0cm。
这些精度要求确保了界址点坐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土地权属的确定和土地面积的准确量算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技术支持。在实际应用中,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获得界址点坐标,一旦履行确权手续,这些坐标就成为确定土地权属主用地界址线的准确依据之一。
建议在实际的地块测绘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进行测量,确保界址点坐标的精度满足要求,以维护土地权属的合法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