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观差异的文献综述

面子观差异的文献综述

面子观是跨文化交流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西方文化对面子的理解和处理方式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对中西文化面子观差异的文献综述:

西方文化中的面子观

Goffman的面子理论

Erving Goffman认为面子是社会互动行为中的仪式化表现,代表个人行为符合特定社会规范,以及借此获得的社会支持。

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

他们将面子定义为每个社会成员希望拥有的个人自我形象,强调在交流中维护积极面子(希望个人正面形象得到赞同)和消极面子(希望个人不受侵犯)。

中国文化中的面子观

费正清的面子定义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认为面子是一种社会性的东西,个人的尊严从适当的行为和社会赞许中获得。

胡先缙的面子观

中国人类学家胡先缙提出面子代表着社会地位,中国人通常在公共场合通过巩固声望来维护面子。

中西面子观的差异

面子重视程度

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人面子,追求个人行动自由和个人愿望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