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测绘标准

零件测绘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测量选择

选择适当的部位和多点位进行测量,例如测量孔径时采用四点测量法,即在零件孔的两端各测量两处,测量轴外径时选择适当部位以便判断零件的形状误差,特别是转动配合部分更应注意。

测量方向

测量曲轴或偏心轴时,要注意其偏心方向和偏心距离。

视图绘制

确定各视图位置,画出基准线和中心线,留出标注尺寸和右下角标题栏的位置。

画出零件的外部及内部结构形状,标注零件表面粗糙度符号,选择基准、画尺寸界限和尺寸线,并进行检查和描深。

尺寸测量与技术要求

集中测量零件上全部尺寸,使有联系的尺寸能联系起来,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错误和遗漏尺寸。

配合表面和非配合表面的公差等级和表面粗糙度数值有明确规定,配合表面公差等级较高,公差值较小,表面粗糙度数值Ra=0.63~2.5μm,非配合表面公差等级较低,不标注公差值,表面粗糙度数值Ra=10~20μm。

配合表面和安装端面应标注形位公差,常用径向圆跳动、全跳动、端面圆跳动等标注。对轴上的键槽等构造应标注对称度、平行度等形位公差。

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