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觉寺简介
广州大觉寺,原名普照寺,位于 广州市,始建于唐贞观十三年(639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寺庙坐西朝东,殿宇依山而建,自东向西由天王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殿、大悲坛等四进院落组成。此外,寺内还有四宜堂、憩云轩、领要亭、龙王堂等建筑。大觉寺环境优雅,群山环抱,寺前平畴沃野,景界开阔,寺后层峦叠嶂,林莽苍郁,一股清泉从寺后石隙注入,绕石渠淙淙而下,泉水清澈,四时不竭。
历史沿革
大觉寺原名“普照寺”,唐开元年间易名开元寺,明初无棣改名为海丰,“普照寺”又改称“大觉寺”,塔遂有“大觉寺塔、海丰塔”之名。
大觉寺始建于辽代道宗四年(1068年),因寺内有一条清沏透明的泉水,从西向东贯穿整个寺院,因而得名清水院。
金与宋合谋灭辽后,到金章宗完颜王景时,大觉寺成为西山八院之一。元时大觉寺曾一度改名灵泉寺,直到明宣宗朱瞻基时,拨重金重修灵泉寺改名大觉寺至今。
建筑特色
寺庙建筑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殿、大悲坛等,此外还有四宜堂、憩云轩、领要亭、龙王堂等建筑。
院内供奉的佛像造型优美,形象生动,其中《阳台山清水院创造藏经记》碑为建寺之年始立,是寺中珍贵文物。
大觉寺还有一株高大而古老的银杏树,俗名“白果王”,需六人方能合围,浓荫可蔽半个院落,据说已傲立千年之久。
文化价值
大觉寺的“丛林塔影”为无棣旧八景之一,寺内还有晒经坪,每年古历六月初六日,是大觉寺“晒经日”,这一天,如同庙会一般热闹。
1983年7月15日,县人民政府公布大觉寺为县级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大觉寺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旅游信息
门票价格:不分旺季淡季,全年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