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无废城市

杭州在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是一些关键措施和进展:

政策制定与实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杭州市深化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并公开征求意见。该方案旨在到2025年,60%的区、县(市)通过省“无废城市”建设评估,实现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升,工业危险废物“趋零填埋”(填埋率5%以下),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

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

2010年3月,杭州市推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处理体系,并在全市推广。到2025年底,建筑垃圾利用能力达到600万吨/年以上,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完善垃圾分类现代化治理体系,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发展。

工业固体废物处理

建立建立健全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等非正规倾倒点、填埋场长效监管机制,开展动态排查与分类整治。

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

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填埋场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行动,到2025年,基本完成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整治,高标准打造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工程示范。

开展历史存量建筑垃圾治理,对堆放量较大、较集中的堆放点,经治理评估后达到安全稳定要求的进行生态修复。

数字化与智能化管理

构建多跨协同、整体智治的固废数字化治理体系,发挥数字优势赋能无废管理,推动源头减量和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公众参与与宣传

通过不断厚植“生态文明之都”特色优势,尽显杭州生态文明之都的独特韵味。全民共享、全民参与“无废”主题活动四面开花,例如,3月30日是国际无废日,杭州会举办相关主题活动。

示范与推广

杭州通过打造730个“无废细胞”,探索了一批有效的“无废模式”,并发挥数字优势赋能无废管理等,推动源头减量和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