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博士经济学招生考试有哪些模拟试题?

在职博士经济学招生考试是我国在职人员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本文将详细介绍在职博士经济学招生考试的相关模拟试题,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考试科目及内容

在职博士经济学招生考试主要包括以下科目:

  1. 政治理论:主要考察考生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内容。

  2. 外国语:一般分为英语、日语、德语等,主要考察考生的语言基础和阅读理解能力。

  3. 业务课一:经济学专业基础理论,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

  4. 业务课二:经济学专业方向课程,根据考生所报考的专业方向进行选择,如金融学、财政学、产业经济学等。

二、模拟试题类型

  1. 单选题:单选题是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机制的基本特征是( )。

A. 自发调节 B. 自由竞争 C. 国家干预 D. 政府调控

(2)在经济学中,以下哪个指标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

A. 国内生产总值 B. 国内生产净值 C. 国民收入 D. 国民生产总值


  1. 多选题:多选题主要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例如:

(1)以下哪些属于市场失灵的原因( )。

A. 信息不对称 B. 外部性 C. 公共物品 D. 自然垄断

(2)在宏观经济政策中,以下哪些措施属于扩张性政策( )。

A. 降低利率 B. 减少税收 C. 增加政府支出 D. 提高关税


  1.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主要考察考生对经济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例如:

(1)请解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请解释“货币主义”。


  1. 简答题:简答题主要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逻辑思维能力。例如:

(1)简述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2)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其实现途径。


  1. 论述题:论述题主要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分析能力。例如:

(1)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论述如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2)分析我国经济转型期产业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及主要措施。

三、模拟试题举例

  1. 单选题

(1)A

(2)A


  1. 多选题

(1)A、B、C、D

(2)A、B、C


  1. 名词解释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的条件下,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每增加一单位消费品所得到的效用增量逐渐减少。

(2)货币主义:一种经济学理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影响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


  1. 简答题

(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通过影响利率、货币供应量、信贷条件等,进而影响投资、消费和就业等宏观经济变量,最终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等手段,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内需,提高就业水平。


  1. 论述题

(1)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基础设施、民生等领域的投入;降低税收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实施结构性减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2)我国经济转型期产业政策调整的必要性:一是适应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变化,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二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三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主要措施: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二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三是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猜你喜欢:社科院在职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