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摇滚乐的文献综述

研究摇滚乐的文献综述

中国摇滚乐研究分类

音乐人类学角度

研究者从社会学、人文关怀、音乐美学等不同视角分析中国摇滚乐。

付菠益的博士论文《宣泄的仪式――中国摇滚乐的音乐人类学研究》是其中的代表作,通过对崔健等艺术家的研究,探讨了中国摇滚乐的文化内涵和表演的仪式性。

历史发展研究

谢力荣的课题论文《南京“地下乐队”寻踪》等作品,梳理了中国摇滚乐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演变和发展。

音乐风格与流派研究

研究涉及不同阶段摇滚乐的风格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中国的音乐文化。

发展历程

1980年代初期:

摇滚乐在中国尚未被广泛接受,音乐界对其认识有限,专业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1990年代中期至2000年代:随着时间的发展,摇滚乐开始获得更广泛的认可,研究视角多元化,产生了大量的学术文章和评论。

研究特点

文献资料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摇滚乐的文献资料数量逐渐增多。

学术性强:90年代中期之后,研究显示出较强的学术性,产生了许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