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院放线流程
测绘院进行放线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现场准备
复核甲方提供的施工图,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性。
与甲方一起对现场的坐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共同商议处理方法。
现场建立控制坐标网和水准点,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不被破坏。
控制网测设
根据工程的平面形状,决定采用矩形网控制或多边形现场控制网。
以建筑纵横两个方向为坐标轴,每30米测设一条控制线,形成30米×30米的现场控制网。
取工程纵横向的主轴线作为现场控制网轴线,组成现场控制网,其他轴线依据主轴线位置确定。
放线方法选择
全站仪放线法:通过测量角度和距离确定地面上的点位置,适用于高精度要求的放线。
GPS放线法:通过接收卫星信号确定地面上的点位置,适用于开阔区域。
经纬仪放线法:通过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确定地面上的点位置。
水准仪放线法:通过测量高程差确定地面上的点位置。
测距仪放线法:通过测量距离确定地面上的点位置。
具体实施
在土方开挖期间,采用专人负责,随挖随测的方法,将标高点引到基坑内。
在地下室施工阶段,保证建筑全高控制的精度要求,准确测设标高。
建筑物定位时,使用全站仪或高级经纬仪,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
基础施工放线时,使用经纬仪、龙门板、线绳、线坠子、钢卷尺等工具,放出所有建筑物轴线的定位桩。
主体施工放线时,根据定位的轴线放出基础的边线,进行基础开挖,并在施工层面上弹出轴线,再根据轴线放出柱子、墙体等边线。
检查和校正
放线后需要进行仔细的检查和校正,确保线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定期对控制点进行复核和维护,确保控制点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通过以上步骤,测绘院可以高效、准确地完成放线工作,为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测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