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中超重和失重
物理高中超重和失重
超重和失重是高中物理中描述物体在重力场中运动状态变化的现象。以下是超重和失重的定义和产生条件:
超重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产生条件: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
例子:
电梯加速上升时,悬挂的小球感受到的拉力大于其重力。
物体减速下降时,物体感受到的支持力大于其重力。
失重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产生条件: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例子:
电梯减速下降时,悬挂的小球感受到的拉力小于其重力。
物体加速上升时,物体感受到的支持力小于其重力。
完全失重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状态。
产生条件: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且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a=g)。
例子:
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
处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飞船内部。
总结
超重和失重现象的产生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特别是与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有关。物体所受的重力本身并没有变化,变化的是物体感受到的支持力或拉力。超重和失重现象可以通过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与物体所受重力的比较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