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性眼部结核医学翻译是什么?

后天性眼部结核是一种眼部感染疾病,主要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这种疾病在临床上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都会产生严重影响。本文将对后天性眼部结核的医学翻译进行详细阐述。

一、后天性眼部结核的医学翻译

后天性眼部结核的医学翻译有以下几个版本:

  1. Posterior ocular tuberculosis
  2. Congenital ocular tuberculosis
  3. Secondary ocular tuberculosis
  4. Acquired ocular tuberculosis

其中,Posterior ocular tuberculosis是最常见的翻译,表示眼部结核发生在后天,即非先天性。Congenital ocular tuberculosis表示先天性眼部结核,与后天性眼部结核相对。Secondary ocular tuberculosis和Acquired ocular tuberculosis均表示后天性眼部结核,但Acquired ocular tuberculosis更为常用。

二、后天性眼部结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后天性眼部结核的病因主要是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高度传染性。患者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接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病原体可侵入眼部组织,引起眼部结核。

发病机制如下:

  1. 结核分枝杆菌进入眼部组织,首先在结膜下或角膜缘处形成肉芽肿;
  2. 肉芽肿逐渐扩大,累及周围组织,如角膜、虹膜、脉络膜等;
  3. 结核分枝杆菌释放毒素,导致眼部组织破坏,引起眼部症状;
  4. 病程中,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淋巴系统、血液循环等途径扩散至其他部位,引发全身性结核病。

三、后天性眼部结核的临床表现

后天性眼部结核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结膜炎症:结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
  2. 角膜病变:角膜炎症、溃疡、瘢痕;
  3. 虹膜病变:虹膜炎症、新生血管、粘连;
  4. 脉络膜病变:脉络膜炎症、坏死、视网膜脱离;
  5. 眼底病变:视盘水肿、黄斑病变、视网膜血管炎等;
  6. 全身症状:乏力、低热、盗汗等。

四、后天性眼部结核的诊断与治疗

后天性眼部结核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1. 临床表现:根据眼部症状和体征,结合病史,初步判断是否为眼部结核;
  2. 实验室检查:结核菌素试验、抗酸染色、PCR等;
  3. 影像学检查:眼部B超、CT、MRI等。

后天性眼部结核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抗结核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
  2. 局部治疗:针对眼部炎症和病变,采用局部药物或手术治疗;
  3. 全身支持治疗:加强营养、增强免疫力,预防并发症。

总之,后天性眼部结核是一种严重的眼部感染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遵循医嘱,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同时,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识,有助于降低后天性眼部结核的发病率。

猜你喜欢:专业医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