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实验确定机制砂的最佳级配?

确定机制砂的最佳级配是确保混凝土性能的关键步骤。机制砂是由人工破碎的岩石或矿石制成,其级配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具有重要影响。以下是一篇关于如何通过实验确定机制砂最佳级配的文章内容: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其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机制砂作为一种新型砂源,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等优点,但其级配对其性能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研究如何通过实验确定机制砂的最佳级配,对于提高混凝土质量和降低工程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方法

  1. 砂料来源及预处理

首先,选择不同产地、不同类型的机制砂作为实验材料。对机制砂进行筛分,去除大于2.36mm的颗粒,保留0.15mm~2.36mm的细砂。


  1. 级配设计

根据国标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的要求,结合工程实际需求,设计不同级配的机制砂。通常采用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两种设计方法。


  1. 实验设备与材料

实验设备包括混凝土搅拌机、试模、压力试验机、电子秤等。实验材料包括水泥、水、石子、外加剂等。


  1. 实验步骤

(1)根据设计的级配,称取适量的机制砂、水泥、石子、外加剂等材料。

(2)将称取好的材料加入混凝土搅拌机中,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3)将混合好的混凝土料倒入试模中,振动密实。

(4)将试模置于标准养护箱中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要求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5)记录不同级配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分析最佳级配。

三、结果与分析

  1. 级配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通过实验发现,随着机制砂细度模数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逐渐降低。这是因为细度模数越大,机制砂中细颗粒含量越低,混凝土的密实度降低,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1. 级配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机制砂细度模数的增加,混凝土坍落度逐渐减小,工作性变差。这是因为细度模数越大,机制砂中细颗粒含量越低,混凝土的流动性降低。


  1. 最佳级配的确定

根据实验结果,综合考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工作性,确定最佳级配。具体如下:

(1)连续级配:采用中砂,细度模数为2.5~3.0,级配曲线接近标准砂。

(2)间断级配:采用中砂,细度模数为2.3~2.8,级配曲线在2.36mm处留有间隙。

四、结论

通过实验确定机制砂的最佳级配,对于提高混凝土质量和降低工程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工程需求、砂料来源和混凝土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级配设计方法,优化机制砂的级配,以获得最佳混凝土性能。

五、展望

随着我国建筑材料行业的不断发展,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未来,应进一步研究机制砂级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理,开发更加科学、合理的级配设计方法,为我国建筑材料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加强对机制砂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机制砂质量,为混凝土工程提供优质砂源。

猜你喜欢:金属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