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在公路工程中如何符合规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砂石等建筑材料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然而,传统天然砂石资源逐渐枯竭,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机制砂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应运而生。机制砂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如何确保其符合规范,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机制砂在公路工程中如何符合规范。

一、机制砂的定义及特点

机制砂是指通过机械破碎、筛分等工艺,将石料加工成粒径小于4.75mm的细粒物料。与天然砂相比,机制砂具有以下特点:

  1. 粒形良好:机制砂的粒形多呈立方体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2. 级配合理:机制砂的级配可按需调整,以满足不同工程对砂粒级配的要求。

  3. 化学成分稳定:机制砂的化学成分相对稳定,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4. 价格低廉:机制砂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

二、机制砂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规范

  1. 国家标准

我国《公路工程细集料》GB/T 14685-2011对机制砂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根据该标准,机制砂应符合以下要求:

(1)含泥量不大于3%。

(2)细度模数在2.3~3.1之间。

(3)砂率不小于50%。

(4)碱活性指数不大于1.4。

(5)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1%。


  1. 地方标准

部分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对机制砂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补充和细化。如《四川省公路工程细集料》DBJ51/T 318-2016规定,机制砂的含泥量不大于2%,细度模数在2.6~3.0之间,砂率不小于60%。


  1. 工程设计要求

在设计公路工程时,应根据工程特点、环境条件和施工工艺等因素,合理选择机制砂的规格和性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计要求:

(1)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选择合适的细度模数。

(2)根据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要求,控制机制砂的含泥量和碱活性指数。

(3)根据工程所处环境,控制机制砂的氯离子含量。

三、确保机制砂符合规范的措施

  1. 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

(1)严格筛选石料来源,确保石料质量符合要求。

(2)对石料进行破碎、筛分等加工前,进行必要的水洗、风选等处理,降低含泥量。


  1. 优化生产工艺

(1)采用先进的破碎、筛分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优化破碎、筛分工艺参数,确保机制砂的粒形、级配和化学成分符合要求。


  1. 加强检验检测

(1)建立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对机制砂进行定期抽检。

(2)对不合格的机制砂进行追溯,确保工程质量。


  1. 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1)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施工质量。

(2)优化施工工艺,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总之,机制砂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符合规范,需要从原材料质量控制、生产工艺优化、检验检测和施工技术水平等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机制砂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移动式破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