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类别质量标准是什么?
机制砂,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因其资源丰富、成本低廉、性能稳定等优点,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对机制砂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机制砂类别质量标准,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相关标准。
一、机制砂的定义
机制砂是指由人工破碎、筛分、清洗等工艺制成的砂料,主要应用于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中。与天然砂相比,机制砂具有粒度均匀、级配合理、含泥量低等特点。
二、机制砂类别质量标准
- 粒度组成
机制砂的粒度组成应符合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的规定。该标准规定了不同类别机制砂的粒度组成要求,具体如下:
(1)细度模数:细度模数是衡量砂粒粗细程度的指标,通常用Mx表示。细度模数在3.7~1.6范围内,表示砂粒粗细程度适中。
(2)级配:级配是指砂粒粒径分布的均匀程度。机制砂的级配应符合以下要求:
- 粗砂:Mx在3.7
3.1范围内,细度模数在3.12.3范围内; - 中砂:Mx在3.1
2.3范围内,细度模数在2.31.6范围内; - 细砂:Mx在2.3
1.6范围内,细度模数在1.61.0范围内。
- 含泥量
含泥量是指机制砂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根据GB/T 14684-2011标准,不同类别机制砂的含泥量要求如下:
(1)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
(2)中砂:含泥量不大于2%;
(3)细砂:含泥量不大于1%。
- 针片状颗粒含量
针片状颗粒含量是指机制砂中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含量。根据GB/T 14684-2011标准,不同类别机制砂的针片状颗粒含量要求如下:
(1)粗砂: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
(2)中砂: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0%;
(3)细砂: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5%。
- 砂石抗压强度
砂石抗压强度是指机制砂与水泥、水等材料混合后,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根据GB/T 14684-2011标准,不同类别机制砂的砂石抗压强度要求如下:
(1)粗砂: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
(2)中砂:抗压强度不小于25MPa;
(3)细砂:抗压强度不小于20MPa。
- 有害物质含量
机制砂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GB/T 14684-2011标准的规定。具体要求如下:
(1)硫酸盐含量:不大于1%;
(2)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1%;
(3)硫化物含量:不大于0.5%。
三、结论
机制砂类别质量标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在实际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生产、检验和验收,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同时,各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机制砂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不合格机制砂的生产和销售,为建筑行业提供优质的砂料资源。
猜你喜欢:选矿在线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