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在职博士毕业论文撰写指南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选择攻读博士学位,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社科院作为我国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学术机构,对于在职博士毕业论文的撰写有着严格的要求。本文将根据《社科院在职博士毕业论文撰写指南》,对论文撰写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解读,以帮助在职博士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一、选题与开题报告

  1. 选题原则

选题是论文撰写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社科院在职博士毕业论文选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和兴趣,确保选题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2)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填补学术空白或提出新的观点;

(3)选题应具有可行性,研究方法、数据来源等条件能够满足论文撰写要求。


  1.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论文撰写的重要环节,需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选题背景及意义;

(2)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3)研究计划及进度安排;

(4)预期成果及创新点。

二、文献综述

  1. 文献检索

文献综述是论文撰写的基础,需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广泛查阅。文献检索应遵循以下步骤:

(1)确定关键词,利用数据库进行检索;

(2)筛选出与论文主题相关的文献;

(3)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阅读、归纳和总结。


  1. 文献综述内容

文献综述应包括以下内容:

(1)国内外研究现状;

(2)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3)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和创新点。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应根据论文主题和实际需求进行选择。社科院在职博士毕业论文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

(1)定性研究:如访谈、案例分析等;

(2)定量研究:如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

(3)比较研究:如跨文化比较、历史比较等。


  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应真实、可靠,符合研究要求。数据来源包括:

(1)公开数据:如政府统计数据、行业报告等;

(2)内部数据:如企业内部调查、访谈记录等;

(3)个人数据:如个人访谈、日记等。

四、论文结构与格式

  1. 论文结构

社科院在职博士毕业论文一般包括以下部分:

(1)摘要;

(2)关键词;

(3)引言;

(4)文献综述;

(5)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6)研究结果与分析;

(7)结论与讨论;

(8)参考文献。


  1. 论文格式

论文格式应符合社科院的要求,包括:

(1)字体、字号、行距等;

(2)页眉、页脚、页码等;

(3)图表、公式等格式;

(4)参考文献格式。

五、论文修改与答辩

  1. 论文修改

论文撰写完成后,需经过导师的审核和修改。修改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确保论文结构完整、逻辑清晰;

(2)对研究方法、数据来源、结论等进行严谨的论证;

(3)注意论文格式和语言表达。


  1. 答辩

答辩是论文撰写的最后环节,需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答辩内容包括:

(1)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4)结论与讨论。

六、总结

社科院在职博士毕业论文撰写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工作,需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步骤。本文根据《社科院在职博士毕业论文撰写指南》,对论文撰写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解读。希望在职博士能够认真对待论文撰写,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猜你喜欢:在职博士研究生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