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古诗中用典
中学古诗中用典
在中学古诗中,用典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引用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文学作品中的名句等,来丰富诗歌的内涵,增强诗歌的含蓄性和深刻性。下面是一些中学古诗中用典的例子及其解释:
1.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典故:归雁
解释:源自“雁足传书”的故事,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闻。
情感表达:作者见空中大雁北飞,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表达对故土的思念。
2. 杜牧的《赤壁》
典故:铜雀
解释:铜雀台是曹操在邺城建筑的一座楼台,楼顶立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
情感表达:诗人借用铜雀台的故事,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表达对战败的感慨。
3.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典故:子规
解释:子规即杜鹃,古代传闻其前身是蜀国国王杜宇,号望帝,失国后化为杜鹃,悲啼不已。
情感表达:首句写景兼点时令,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
4.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典故:闻笛赋、烂柯人
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