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的西点

在清朝时期,有许多著名的糕点深受皇室和民众的喜爱。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清朝西点:

桂花糕:

桂花糕是宫廷点心中的“颜值担当”,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最早是宫廷供奉的糕点之一。它以细腻的糯米粉、桂花的香气和白糖调味蒸制而成,口感软糯,表面点缀着金黄色的桂花。

驴打滚:

驴打滚原本是满清宫廷点心之一,用来祭祀的供品。它的制作过程有趣,最后一步是把裹满豆沙的糯米卷在一层黄豆粉里,形状像驴子在地上打滚,因此得名。驴打滚的外层有浓郁的黄豆香气,内里是绵密香甜的红豆馅。

豌豆黄:

豌豆黄是清宫点心中的“清新派代表”,以去皮的豌豆为主料,制作起来看似简单,但要做得细腻、入口即化却需要十足的功夫。豌豆蒸熟后磨成细腻的豆沙,加入适量的糖,冷却后切成小块,呈现出淡黄色的晶莹质感。

艾窝窝:

艾窝窝是北京人过年时少不了的传统点心,早在清代就是宫廷里的常备甜点。它的原料简单,由糯米、糖和馅料制成,口感酥松香甜。

沙琪玛:

沙琪玛是满族的传统点心,后来进入宫廷,成为清代皇室特别喜爱的零食之一。它的原料包括鸡蛋、面粉和糖浆,制作起来讲究,口感酥松香甜,甜而不腻。

荷花酥:

荷花酥是满汉全席中的经典点心之一,因其外形酷似盛开的荷花而得名。

枣糕:

枣糕原是清朝宫廷糕点,有“满汉全席”十大糕点之一的美誉。它以金丝枣、白砂糖、鸡蛋、面粉等为主要原料,经过搅拌、烘烤等工艺制成,肉质稣软,味香远,入口丝甜。

驴打滚:

驴打滚也是慈禧太后最喜欢的糕点之一,口感软糯香甜。

绿豆糕:

绿豆糕相传是古代端午节的吃食,属消暑小食。

奶子酒:

虽然不属于糕点,但奶子酒在清朝宫廷中也是一种受欢迎的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