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偏义复词

高中文言文偏义复词

高中文言文中的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语素表示主要意义,而另一个语素的意义被忽略或只起陪衬作用。以下是偏义复词的一些例子和辨别方法:

例子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偏义在“崩”,意指皇帝死,而“殂”只是衬字。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车骑:

偏义在“车”,意指沛公放弃坐车,独自骑马离去,而“骑”是衬字。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出入:

偏义在“入”,意指防备别的强盗进来,而“出”是衬字。

辨别方法

联系前后文

例如,“昼夜勤作息”中的“勤作息”,若理解为“勤苦地劳作和休息”则不通,因此“息”是衬字。

理解全句意思

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中的“异同”,由于全句未提及不同,故偏义在“异”。

语法关系判断

例如,“昼夜勤作息”中,“勤”只能修饰“作”,不能修饰“息”,因此“作息”偏指“作”。

分类

语义相对:

两个语素意义相反。

语义相近:两个语素意义相近,但只有一个语素表示实际意义。

作用

偏义复词的使用增加了文言文的丰富性和深度,使表达更生动精确。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理解高中文言文中的偏义复词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