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作基础知识

测绘是指测量和地图制图的简称,涉及获取地球形状、重力场、自然和社会要素的位置、形状、空间关系、区域空间结构的数据,以及将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分析或综合后表达和利用的形式。

测绘的主要内容

大地测量:

建立大地控制网,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等。例如,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就是基于大地测量建立起来的。

地形测量:

测量地表的形态和地物的位置、形状等,成果通常是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起伏。

工程测量:

应用于各种工程建设项目,如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放样,确保工程质量。

测绘仪器

水准仪:用于测量两点之间的高差,得到高程数据。

测绘基准

测绘基准包括所选用的各种大地测量参数、统一的起算面、起算点、起算方位。例如,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地图制图

地图是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使用制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在一定的载体上,表达地球上各种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及时间中的发展变化状态的图形。

3S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 (GPS):通过卫星信号精确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三维坐标。

遥感 (RS):通过卫星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 (GIS):集成、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

4D技术

数字高程模型 (DEM):数字化的地形高度模型。

数字正射影像 (DOM):经过校正的卫星影像。

数字线划图 (DLG):数字化的线划地图。

数字栅格图 (DRG):数字化的栅格地图。

地形图

地形图是按一定比例,经过综合取舍,在图纸上按规定的符号和一定的表示方法描绘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扁率:地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之比,约为1:289.257。

地球的半径:平均半径约为6371公里。

我国的大地原点:设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这些知识是测绘工作的基础,对于理解地球表面的空间结构和进行各种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