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什么定都西安

秦始皇选择定都西安(当时称为咸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历史和文化因素

咸阳是秦朝的都城,也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起点。秦始皇选择在这里建造陵墓,既是对自己政治成就的纪念,也是对秦朝的象征。

咸阳在远古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生产、生活、繁衍生息。这里开发很早,城市建设水平很高,基础设施很完备,适合设立都城。

地理和自然环境因素

咸阳地处关中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暖,适合很多农作物生长,农业开发较早。加之渭河与泾河在这里交汇,渔业资源也很丰富,富饶的物产也是定都咸阳的重要原因。

咸阳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宗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其战略位置使其成为四塞之地,军事上退可以固守,进可以前出潼关控制天下。

交通和经济因素

咸阳陆路交通方便,贯穿关中平原的东西交通大道形成很早,甚至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这条大道的意义在于可以直接东出潼关、函谷关,进而逐鹿中原,夺取天下。向荆楚方向有沿着灞水、丹水穿越秦岭的一条古道。还有经子午关翻越秦岭,直到巴蜀的子午古道,把四川这个大后方和咸阳连接起来。

水路交通也很发达,泾河与渭河在咸阳附近交汇,古代这里河网密布,水上交通很发达,对于人员和物资的运输起到很大的作用。

政治和民心因素

咸阳是秦人发祥地,嬴氏世代都生活渭水流域。秦国依托咸阳,经过商鞅变法,秦国逐渐从诸国中崛起,最后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定都咸阳当然在情理之中。

咸阳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秦人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的中心,有一定的建都基础。秦始皇以咸阳为根据地,灭亡了六国,统一了天下,咸阳对秦国具有特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