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承载力的文献综述

环境承载力的文献综述

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以下是对环境承载力文献的综述,包括其定义、研究方法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环境承载力的定义

BishoP (1974):环境承载力是指在维持一个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平的前提下,一个区域所能永久地承载的人类活动的强烈程度。

Schneider:环境承载力是在自然或人造环境系统不会遭到严重退化的前提下,对人口增长的容纳能力。

彭再德等:区域环境承载力是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总和的能力。

环境承载力的定量研究

Gretehen C.Dailyh 和 Paul R.Ehrlich (1992):分析了环境承载力在地区之间存在差异性的特征,并将承载力分为生物自然承载力与社会承载力。

杨林泉和郭山 (2003):运用模糊线性规划测度模型,为旅游规划和景区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定量研究方法。

王辉 (2006):将经济学中的成本与收益理论引用到旅游环境承载力系统中,提出了最佳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崔凤军 (1998):提出旅游环境承载力(TCC)中的各因子对其影响程度不同,并提出了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实现方法。

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数计算法 (TCCI):指某一旅游地的旅游环境承载量(TCCQ)和旅游环境承载力(TCC)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