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卫星误差
测绘卫星误差主要来源于 与GPS卫星有关的误差、 卫星信号传播过程和 地面接收设备。这些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类。
系统误差 包括:卫星星历误差
:主要是由于卫星轨道偏差引起的,这是当前GPS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之一。估计和处理卫星轨道偏差较为困难,因为卫星在运行中受到多种摄动力的复杂影响,而这些影响难以通过地面监测站充分可靠地测定。
卫星钟误差:尽管GPS卫星均设有高精度的原子钟,但它们与理想的GPS时之间仍存在难以避免的偏差和漂移。这种偏差的总量约在1ms以内,一般可以通过卫星的主控站连续监测并确定,并通过导航电文提供给接收机进行钟差改正。
大气折射误差:信号在大气层的传输过程中受到大气层的减弱和延迟,这种误差与大气层的折射有关。
偶然误差 包括:信号的多路径效应:
由于地面反射或其他物体的遮挡,信号可能不会直接到达接收机,导致测量误差。
接收机的位置误差:接收机在地面上的位置不同,会导致测量误差。
天线相位中心位置误差:天线的相位中心位置不准确也会影响测量精度。
其他误差
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 包括电离层和对流层引起的误差,这些误差无法精确计算,只能通过模型估算,误差范围在几米到几十米之间。 与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
综上所述,测绘卫星误差主要是由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构成,其中系统误差是主要来源,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加以消除或减弱,而偶然误差则可以通过改善测量环境来降低。为了提高GPS测量的精度,需要对卫星轨道误差、卫星钟差以及大气层的影响进行更精细的补偿和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