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遥感测绘教程
遥感测绘教程
遥感测绘是一种通过非接触传感器遥测物体的几何与物理特性的技术。它主要包括图像获取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其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地形测绘、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以下是一个详细的遥感测绘教程:
1. 遥感技术基础
定义:遥感技术是指通过卫星、无人机等遥感平台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并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技术。
组成:遥感技术包括图像获取、数据处理、图像解译和应用等多个环节。
2. 图像预处理
流程:
几何校正:包括地理定位、几何精校正、图像配准、正射校正等。
图像融合:将多光谱图像与全色图像进行融合,提高图像的信息量和分辨率。
图像镶嵌:将多个图像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图像。
图像裁剪:根据需求裁剪图像,去除多余部分。
去云及阴影处理:去除图像中的云层和阴影,提高图像质量。
大气校正:去除大气对图像的影响,提高图像的准确性。
3. 几何精校正与图像配准
系统性变形:由传感器本身引起,如传感器姿态变化等,可通过传感器模型进行校正。
非系统性变形:由平台高度、地球曲率、空气折射等因素引起,需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校正。
概念:
地理编码:将图像矫正到统一的坐标系。
地理参照:利用控制点对图像进行地理坐标校正。
图像配准:将一幅图像与另一幅图像进行校准,使其在空间上对齐。
4. 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
应用:无人机遥感测绘在地形测绘、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技术:
无人机平台:选择合适的无人机平台和传感器,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
数据处理:利用GIS软件进行影像处理,包括图像融合、几何校正、大气校正等。
成果应用:将处理后的影像用于地形图绘制、土地利用分类、环境监测等。
5. 实验环境与操作
实验环境准备:
计算机:安装GIS软件(如ArcGIS、MapInfo、MapGIS等)。
测量设备:GPS测量仪、激光测距仪等。
测图仪:蓝牙光电探头等。
相关软件:绘图、解析软件。
基本测绘操作:
加载底图:打开GIS软件,加载底图以提供地图的参考。
建立坐标系:根据GPS测量仪测量的点确定坐标系统原点,以便将GPS数据转换为地图上的实际坐标。
调查现场:整理测量工具,标定地物,勘测现场地势,测量勘测点。
创建数据:将勘测点的坐标和距离数据录入计算机,进行地形图的绘制。
拟合地形曲线:根据勘测数据,使用解析软件对地形进行拟合,获得地形曲线,进行地形图的绘制。
绘制地形图:根据拟合的地形曲线和其他水平、垂直方位线,绘制地形图。
检查绘图:根据测量数据和实物结果,对绘制的地形图进行检查,修正不符合实物的内容。
保存结果:保存绘制好的地形图成指定格式,以便后续使用。
6. 教学方法
理论讲解+实验演示: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初步建立遥感测绘的基本思想,掌握遥感测绘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遥感测绘技术的应用。
7. 总结
遥感测绘技术是一种强大的空间信息获取手段,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掌握遥感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一技术为实际应用服务。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有效地提高遥感测绘的准确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