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浪费行为法律规制

餐饮浪费行为在我国已受到法律规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于2021年4月29日通过并施行,旨在防止食品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该法主要内容包括:

食品浪费的定义 :指对可安全食用或者饮用的食品未能按照其功能目的合理利用,包括废弃、因不合理利用导致食品数量减少或者质量下降等。

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原则:

国家坚持多措并举、精准施策、科学管理、社会共治的原则,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措施防止和减少食品浪费。国家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提倡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餐饮服务经营者的责任

建立健全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管理制度。

加强服务人员职业培训。

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规格选择。

提醒消费者适量取餐。

个人、学校、旅游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

法律还规定了这些主体在防止食品浪费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监督检查机制: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反食品浪费监督检查机制,对发现的食品浪费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此外,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还发布了《防范外卖餐饮浪费规范营销行为指引》,进一步规范外卖商家营销行为,落实网络餐饮平台主体责任,防范外卖餐饮浪费,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