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预算绩效管理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同合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部门间的协同合作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预算绩效管理作为现代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预算绩效管理的内涵、作用以及如何通过预算绩效管理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同合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预算绩效管理的内涵

预算绩效管理是指政府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宏观调控目标,对预算资金进行科学编制、严格执行、有效监督和持续改进的过程。它包括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价等环节,旨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现公共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是绩效导向,即以绩效结果为导向,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对政府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促进政府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

  1.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预算绩效管理通过绩效评价,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确保资金用于关键领域和重点项目建设,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 优化资源配置。预算绩效管理有助于政府部门在编制预算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调整预算分配,实现公共资源配置的优化。

  3. 强化政府部门间的协同合作。预算绩效管理通过建立跨部门绩效评价体系,促进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提高政府整体执行力。

  4.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预算绩效管理有助于政府部门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执行的有效性和监督的严肃性,从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三、如何通过预算绩效管理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同合作

  1. 建立跨部门绩效评价体系。政府部门应打破部门壁垒,建立跨部门绩效评价体系,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部门绩效考核、干部选拔任用等挂钩,促进政府部门间的协同合作。

  2. 加强信息共享。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价等环节的信息互联互通,为跨部门协同合作提供数据支持。

  3. 完善绩效评价方法。政府部门应创新绩效评价方法,采用多元化、多层次的评价体系,提高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协同合作提供有力保障。

  4. 强化责任追究。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严肃处理,确保绩效评价结果的有效运用。

  5.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政府部门应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6. 加强培训与宣传。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预算绩效管理氛围。

总之,通过预算绩效管理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同合作,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政府部门应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免费项目管理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