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与河沙的含泥量对比研究?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其用量也在不断增加。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细骨料的选择至关重要。河沙和机制砂作为常用的细骨料,其含泥量对混凝土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机制砂与河沙的含泥量进行对比研究,旨在为混凝土生产提供参考。

一、引言

含泥量是指骨料中泥分的含量,它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河沙和机制砂作为常用的细骨料,其含泥量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方面均有显著影响。因此,研究机制砂与河沙的含泥量对比,对于提高混凝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1. 试验材料

试验采用河沙和机制砂作为研究对象,其基本性能指标见表1。

表1 河沙和机制砂的基本性能指标

项目 河沙 机制砂
粒径 0.16mm 0.16mm
堆积密度 1.52g/cm³ 1.55g/cm³
表观密度 2.62g/cm³ 2.65g/cm³
吸水率 1.2% 1.3%
含泥量 1.5% 0.8%

  1. 试验方法

(1)含泥量测定:采用筛析法测定河沙和机制砂的含泥量。

(2)混凝土性能试验:按照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耐久性等性能试验。

三、结果与分析

  1. 含泥量对比

根据试验结果,河沙的含泥量为1.5%,机制砂的含泥量为0.8%。由此可见,机制砂的含泥量明显低于河沙。


  1. 混凝土性能对比

(1)抗压强度:在相同配合比下,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略高于河沙混凝土。

(2)抗折强度:机制砂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与河沙混凝土相当。

(3)耐久性:机制砂混凝土的耐久性优于河沙混凝土。

四、结论

通过对机制砂与河沙的含泥量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机制砂的含泥量明显低于河沙。

  2. 在相同配合比下,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略高于河沙混凝土。

  3. 机制砂混凝土的耐久性优于河沙混凝土。

综上所述,机制砂在混凝土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工程需求和原材料情况,合理选择细骨料,以提高混凝土质量。

猜你喜欢:自动化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