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图出图比例

测绘图出图比例是指图纸上的距离与实际物体尺寸之间的比率。它决定了图纸的精度和实用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测绘图出图比例及其含义:

1:200 :表示图纸上1单位长度代表实际200单位长度。

1:500:

表示图纸上1单位长度代表实际500单位长度。在这种比例下,房屋应逐个表示,临时性房屋可舍去。

1:1000:

表示图纸上1单位长度代表实际1000单位长度。在这种比例下,房屋应逐个表示,临时性房屋可舍去。

1:2000:

表示图纸上1单位长度代表实际2000单位长度。在这种比例下,可适当综合取舍,图上宽度小于0.5mm的小巷可以舍去。

1:10000:

表示图纸上1厘米长度相当于实地10000厘米(即100米)。这种比例尺的精度为0.1毫米,即图上0.1毫米的地面实际距离作为比例尺精度。

在选择出图比例时,需要考虑图纸的用途、精度要求和可读性。例如,在建筑施工图中,1:100的比例可以使图纸上的尺寸直接对应实际尺寸,便于测量和施工。而在平面图或详细设计图中,可能会使用更大的比例,如1:200或1:500,以确保图纸的清晰度和细节的显示。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中,通常先按照1:1的比例绘制图形,然后根据出图比例进行缩放。这样可以确保在打印或输出时,图纸的比例是准确的,并且文字和标注的清晰度也能得到保证。

建议

在开始绘图前,明确出图比例,以便于后续的缩放和标注工作。

根据图纸的用途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在CAD中,使用SCALE命令进行整体缩放,以保持图纸的比例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