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三大系统的核心要素有哪些?
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是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三大系统包括工程造价编制系统、工程造价控制系统和工程造价评价系统。这三个系统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完整体系。以下是这三个系统的核心要素:
一、工程造价编制系统
- 编制依据
工程造价编制系统的核心要素之一是编制依据。编制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
(2)行业规范和标准:如《建筑工程造价编制规范》、《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规范》等。
(3)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周期、建设内容等。
(4)设计文件:包括施工图、设计说明书、设计变更等。
(5)市场价格信息:如建筑材料、设备、人工等市场价格。
- 编制方法
工程造价编制系统的核心要素之二是编制方法。编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量计算:根据设计文件,计算工程量,为工程造价编制提供基础数据。
(2)定额套用:根据工程量计算结果,选择相应的定额,计算直接工程费。
(3)间接费计算:根据工程规模、工期、施工条件等因素,计算间接费。
(4)利润、税金计算:根据合同约定,计算利润和税金。
(5)工程造价汇总:将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利润、税金等汇总,得出工程造价。
二、工程造价控制系统
- 控制目标
工程造价控制系统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控制目标。控制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控制:确保工程造价在合理范围内,避免投资超支。
(2)进度控制:确保工程按计划进行,避免因工程造价控制不当导致工期延误。
(3)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避免因工程造价控制不当导致质量问题。
- 控制措施
工程造价控制系统的核心要素之二是控制措施。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同管理:通过合同约定,明确工程造价控制责任,确保工程造价在合同范围内。
(2)设计变更管理:严格控制设计变更,避免因设计变更导致工程造价失控。
(3)施工过程管理: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确保施工质量,避免因施工质量问题导致工程造价失控。
(4)材料设备管理:严格控制材料设备采购,确保材料设备质量,降低工程造价。
(5)人工管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三、工程造价评价系统
- 评价标准
工程造价评价系统的核心要素之一是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效益评价:评价工程造价是否合理,是否达到预期投资效益。
(2)进度评价:评价工程造价控制是否有效,是否确保工程按计划进行。
(3)质量评价:评价工程造价控制是否有效,是否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 评价方法
工程造价评价系统的核心要素之二是评价方法。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比不同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分析其差异,找出原因。
(2)成本效益分析法:通过分析工程造价与投资效益的关系,评价工程造价的合理性。
(3)专家评审法:邀请相关专家对工程造价进行评审,提出改进意见。
总之,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三大系统——工程造价编制系统、工程造价控制系统和工程造价评价系统,其核心要素主要包括编制依据、编制方法、控制目标、控制措施、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这些要素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完整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重视这些核心要素,以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资源管理系统